)近期,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八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这些案例涉及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借培训之名公款旅游等多种情形,暴露出在持续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下,仍有少数党员干部政治意识淡薄、纪律观念缺失,心存侥幸、顶风违纪。此次通报释放出作风建设一刻不停、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为广大党员干部再次敲响了警钟。
细察通报的八起案例,其表现形式虽有不同,但根源在于理想信念的“总开关”松动,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出现偏差。有的干部在“人情往来”的幌子下,模糊了公与私的界限;有的在“小节无害”的自我麻痹中,滑向了违纪违法的深渊;有的则企图以“搞变通”“打擦边球”的方式规避监督。这些都深刻警示我们,“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纠治“四风”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作风问题犹如“牛皮癣”,容易反弹回潮。一些隐形变异、花样翻新的“四风”问题仍在潜滋暗长,给发现和查处带来新的挑战。此次通报的案例,正是对这类问题的精准打击和有力震慑。它表明,纪检监察机关对“四风”问题的新动向、新表现始终保持高度警惕,监督执纪的“探照灯”越擦越亮,“铁规矩”的杠杠越扎越紧。
“堤溃蚁穴,气泄针芒”。作风问题无小事,每一次“破例”、每一个“下不为例”,都可能成为瓦解纪律堤坝的蚁穴。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从这些典型案例中深刻汲取教训,引以为戒。要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和歪风邪气。特别是在年节假期、婚丧喜庆等“四风”问题易发多发节点,更要保持清醒头脑,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坚决不碰“高压线”。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挥“头雁效应”,以身作则,带头转作风、治歪风、树新风。
纠治“四风”,既要靠党员干部的自律,也要靠严密有效的他律。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纪检监察机关要履行好监督责任,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要不断创新监督方式,提升监督精准性,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深挖细查隐形变异“四风”问题。同时,要畅通监督渠道,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形成无处不在的监督网,让“四风”问题无处遁形。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此次通报,是一次深刻的警示教育,更是一次有力的行动部署。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以钉钉子精神常抓不懈,一锤接着一锤敲,一环紧着一环拧,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确保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作者:鹰潭市国有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李子威)
本文内容转载自:晨报之声,原标题《警钟长鸣 筑牢作风建设坚固堤坝》,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