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电讯

法治护企优环境 罗庄法院送法解难题

头条 来源:晨报之声 12353℃

中国晨报山东讯(特约记者孙成勇 通讯员高兆利)“签订合同时一定要核实对方主体资质,这是避免后续纠纷的第一道关卡。”近日,在临沂市罗庄区某重点企业的会议室内,罗庄法院民事法官正在耐心细致地讲解。当天,罗庄法院组织法官团队走进这里,开展“合同风险防范+用工合规管理”专项法律交流培训活动,辖区内多名“红领书记”及数十家企业员工代表齐聚一堂,沉浸式汲取法律知识。此次活动旨在深化法企联动机制,筑牢企业法律风险“防火墙”,以靶向式司法服务为辖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企业经营中的合同风险与用工难题,既是影响企业稳健运营的“关键变量”,也是司法服务的“重点方向”。培训现场,法官团队紧扣企业发展痛点,带来了针对性极强的法律解读。在“合同视角下企业风险防范和合规管理”专题分享中,法官结合近年来审理的买卖合同、承揽合同等典型案例,从合同签订前的主体审查、合同履行中的条款把控,到合同违约后的权益救济等全流程,拆解企业易踩的法律“坑”,手把手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合同合规管理体系,帮助企业从源头规避合同风险,降低经营损失。

围绕“规范用工管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这一企业关切点,法官聚焦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标准、社会保险缴纳、劳动合同解除等关键环节,结合最新劳动法律法规及典型劳动争议案例,清晰界定企业用工的合规边界,针对企业在用工管理中可能出现的误区进行重点提示,助力企业完善用工管理制度,从源头上减少劳动争议,营造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

本次培训创新采用“理论讲解+案例剖析+互动答疑”的立体式教学模式,全程干货满满、氛围热烈。作为政企沟通的“桥梁纽带”,“红领书记”们全程参与交流,主动对接企业法律需求;参会企业代表认真聆听、详细记录,在互动答疑环节踊跃举手,就合同履行、用工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向法官请教。针对企业提出的个性化问题,法官逐一耐心细致解答,现场给出切实可行的法律解决方案,获得企业代表的一致好评。

此次送法入企活动,是罗庄法院延伸司法服务职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通过将专业司法服务送到企业“家门口”,不仅帮助企业树立了“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补救”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更推动企业进一步完善合规管理体系,为企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下一步,罗庄法院将持续深化法企联动机制,精准对接企业法律需求,推出更多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的司法服务举措,以优质司法服务护航辖区企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李久彪

本文内容转载自:晨报之声,原标题《法治护企优环境 罗庄法院送法解难题》,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