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时期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基层作为政策落地的 “最后一公里”、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阵地”,是推动全会精神转化为实际成效的关键环节。无论是街道社区、乡镇村社,还是园区企业、学校医院的基层党组织,都肩负着抓基层、打基础、促发展的直接责任,基层干部必须以“干”字立身,把全会部署与基层工作紧密结合,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改善、产业服务的实践中书写新时代答卷。
以“靶向干”明方向,把准基层发展“指南针”。基层工作头绪多、领域广,唯有锚定全会精神的“靶心”,才能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基层党员干部的“必修课”,通过基层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党支部“三会一课”常态学等,让基层干部深刻理解 “十五五”时期“三农”工作、基层治理、民生保障的新定位新要求,比如明确粮食安全、特色产业培育、人居环境整治等核心任务,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基层发展的“路线图”。在谋划工作时,要立足各地资源禀赋精准发力,依托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特色种养殖,确保乡镇发展始终与全会部署同频、与群众期盼同向。
以“务实干”解难题,筑牢发展根基“压舱石”。基层工作的成效,最终要靠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来检验。面对 “十四五”收官冲刺与“十五五”开局衔接的关键节点,基层干部必须以“实打实”的行动破解发展难题。在产业服务上,乡村基层可组织村“两委”干部、致富带头人赴先进地区考察,通过“党支部 + 合作社 + 农户”带动增收;乡村基层聚焦饮水安全、道路硬化,逐一制定台账限期整改。在基层治理上,乡村借鉴“枫桥经验”化解邻里矛盾,社区依托“网格 + 楼栋长”机制排查民生诉求,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以“强能干”提效能,激活基层发展“动力源”。全会对基层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基层干部的本领直接关系政策落地效果。要把能力提升作为基层干部的“基本功”,针对乡村振兴需求,开展种养殖技术、电商直播培训等,让基层干部成为“一专多能”的“多面手”。同时,要建强各类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鼓励大学生、退役军人、企业骨干到基层任职,为基层注入新鲜血液。还要注重凝聚人才力量,通过“乡贤回归”“人才回引”计划,邀请在外人才回乡创业,为基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基层干部自身更要带头“接地气”,多到田间地头听民意、解难题,在实践中锤炼过硬本领,以“强能干”的作风保障全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
基层虽小,却是干事创业的大舞台。站在“十五五” 发展的新起点,各基层党组织唯有以“干”字为先,把准方向不跑偏、务实担当解民忧、锤炼本领提效能,才能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转化为基层发展的生动实践,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筑牢坚实根基。
(作者:江西浮梁县江村乡人民政府 吴静怡)
本文内容转载自:晨报之声,原标题《以"干"破题 以"实"作答 绘就发展新图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