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山东讯(特约记者 齐升祥 通讯员 王晓蓉)提起“时代楷模”、“人民楷模”朱彦夫,国人皆知,家喻户晓,特别是朱彦夫担任村支书的25年里,兴办学校、发展教育;发动群众填沟造田、兴修水利、架电修路、种植林果,千方百计发展农业的事迹,激励着无数村干部在乡村振兴征程上披荆斩棘,奋发图强,做出了骄人的成绩。
那么,作为楷模的家乡,如今发展的又是怎样呢?
带着这一疑问,记者于8月11日上午,冒着酷暑炎热来到朱彦夫家乡——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西里镇马泉河村一探究竟,刚进村,就被几辆冷藏车闯进了视野,只见几个头戴草帽、衣着汗衫、脸上洋溢着笑容的村民正在装载金灿灿的黄桃,场面十分热闹。
“兄弟,这蟠桃个头够大的,多少钱一斤?”记者饶有兴致地问。
“5块4”身着白色坎肩的男子打着手势、面色自豪地说。
“这价格不赖,比去年如何?”
“比去年多一块多。”
“这么好的蟠桃,都是卖到哪里?”
“南方,反正是南方,这几车是运到德州,再从德州分发全国各地,你要是想了解情况,你找俺书记,他在哪儿。”男子说着,转头指着南边装车的一位身体微胖的中年男子说。
此时,“书记”也发现了我们的存在,主动走过来搭讪。当得知记者的来历,他热情地让我们到村委办公室纳凉、攀谈。
经过了解,村党支部书记叫刘环业,现年68岁,自2004年担任村支书至今。他介绍说:“今年我们村的黄桃价格高的原因,首先是我们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一是沂源县海拔400多米,被称作山东屋脊,昼夜温差大,造成果品含糖量高等特点,再一个就是我们山区的土地均是黄页岩,含有许多有利于水果生长的矿物质,第三个就是我们沂源县是‘矿泉水之乡’,水质含有‘富锶’,沂源也被命名为‘中国锶都’,还有一个就是我们以发展有机果品为基调,通过科学配置有机肥,杜绝化肥农药侵蚀,这样一来,村民们常调侃说,我们的果树喝的是矿泉水,吸的是新鲜空气,吃的是有机肥,结的是人间仙桃……”
据了解,马泉河村1060口人,土地面积1200亩,主要种植中油蟠桃、油桃,黄桃等品种,平均亩产8000斤,年收入5000多万元。
谈及沂源水果,驰名中外的莫过于“沂源红”苹果,而马泉河村却大力发展黄桃,令记者有些疑惑,刘环业书记解释说:“我们村之所以种植黄桃,主要是相应沂源县四季有果的号召,即:春季有樱桃,夏季有黄桃,秋季有苹果,冬季有草莓的战略目标,作为‘沂源红’苹果发源地的西里镇,更是在发展果业经济上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的方针,使‘沂源红’品牌驰名全国……”
“沂源红”苹果的发源地在西里镇?处于记者的新闻敏感度和好奇心,记者在刘环业书记的陪同下来到了西里镇山西万村,村党支部书记李兆彦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据了解,“沂源红”苹果是红富士苹果短枝条红着色的芽变品种,1994年在沂源县西里镇山西万村果园内发现。2000年3月至2012年10月,对该品种进行了系统的观测研究培育,并在沂水县、蒙阴县等地进行了异域栽培试验,性状稳定。2011年在沂源县首届苹果节获得一等奖。2012年10月11日通过了省科技成果鉴定;2013年9月,“沂源红”在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十八届常委会上通过新品种审定,并正式发布,成为“沂源红”新品种。
2008年,“沂源红”苹果获得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登记,被确定为专供北京奥运核心区的唯一苹果,荣获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奥运推荐果品”一等奖,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华名果”称号。2009年,沂源苹果入选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专用果品、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辉煌成就展,被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0年,“沂源苹果”被确定为上海世博会接待专用果。连续多年在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最畅销产品奖”、“中华名果”称号。因此,“奥运果”、“全运果”、“世博果”成了“沂源红”苹果的代名词。
西里镇宣传委员侯群介绍说,“沂源红”品牌的形成,除了坚持科技管理,追求卓越的原因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西里镇在大力推进产业振兴的基础上,着力搞好组织振兴,组织全镇村干部“学习朱彦夫精神,实现乡村振兴。在果业生产中,大力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管理模式,全力提升果品质量生产标准,提振品牌效益。”
作为“时代楷模”、“人民楷模”朱彦夫的家乡——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早已成为沂源县红色教育基地,他的精神鼓舞着全国千百万村干部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为乡村振兴带好头、引好路,努力为人民谋福祉。
侯群介绍说:“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以组织振兴做后盾,产业振兴作基础,因此,我们西里镇在村干部的培养和考核上,要以朱彦夫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努力为人民服务,特别是在‘沂源红’品牌的打造上,坚持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新方针,优化产业结构平衡,实现了‘红色教育基地’+‘沂源红’品牌‘双红’的标准。”
据统计,西里镇有耕地面积5.1万亩,人均1.1亩,以种植苹果、桃、葡萄、花椒为主。农业增加值2.1亿元。经济作物以苹果、桃、葡萄为主。生产果品11.1万吨,人均2282千克,其中苹果4.3万吨,桃5.8万吨,葡萄0.9万吨。“沂源红”苹果已远销俄罗斯、泰国、马来西亚、印尼、非洲、香港、澳门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北京、上海、深圳、湖南、福建、广东等省市设有档口或直销点60余处,订单销售超8万吨。
总编辑:李志俊
本文内容转载自:晨报之声,原标题《山东沂源:“楷模”家乡采摘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