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山东讯(特邀记者 齐升祥 通讯员 姜长胜)自去年以来,民建淄博市委会严格按照“同心兴淄”五大行动工作要求,认真坚持“三个突出”,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引进投资20多亿元,项目10余个,招引企业20余家,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首先,突出统筹调度,汇聚招商工作合力,通过高位统筹部署,召开十二届十次全委会,印发《民建淄博市委会关于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工作的倡议书》,对招商引资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号召广大会员当好招商引资宣传员、联络员、智囊团。通过定期调度推进,建立调度协调机制,坚持每月调度进展情况,每季度召开协调推进会议,及时汇总交流工作情况,努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要求落实见效。通过广泛宣传发动,结合“大调研大走访”等活动,深入50余家民建会员企业开展调查摸底,全面了解其经营状况和发展规划,宣传招商政策,收集招商线索。
其次,突出精准对接,深入交流靶向招商。一是内引外联加强交流,市委会带领部分企业家会员赴北京、深圳、上海、成都、济南等地交流学习20余次,先后邀请接待10余个外地市民建组织来淄调研,张店区委会等8个基层组织与外地市基层组织缔结友好支部,活动中主动融入招商元素,通过企业交流座谈、园区考察等方式,加强投资推介。
二是依托平台精准对接。民建周村区委会赴成都民建考察交流,依托周村川渝商会会客厅,与民建四川省企业委主任、西向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晓签订新能源战略合作协议,在周村投建设4亿元的光伏储能及微电网系统,截止目前,已落地两家企业,完成投资约1.1亿元,中共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盖卫星到周村调研了解该项目一期落地情况。该投资完成后预计年纳税额将达1040万元,对于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实现更大经济效益具有积极作用。
三是会员聚力积极招引。会员企业山东大道聚能网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功主办2024中西部煤炭发展高峰论坛暨陕鲁两地煤炭供需资源交流会,集团旗下的数字贸易产业园 共入驻企业100余家,其中新招引入驻企业15家,为淄博补充了石化能源产业链条的贸易环节,形成了能源集聚效应;会员张玉鑫招引“火山引擎齐鲁大数据总部”落地淄博,计划投资4亿元,已投资落地2000万元智慧城市项目;会员企业山东新朗华科技有限公司招引5个新能源项目,引进64名人才(硕士或博士),城市合伙人3个,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到位金额12亿元;会员企业北京清新环境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投产博山金晶余热发电项目2000万元;会员协助淄博启涛商贸有限公司与成都1919吃喝平台对接,成功签约成为博山总代理,协助博山山头多家陶瓷企业对接金满满(山东)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帮助企业出口至哈萨克斯坦等国,目前企业已来博考察。
三是突出集智聚力,服务招商工作大局。市委会围绕民营经济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主动靠前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同时强化参政议政工作,通过提案、议案、调研报告和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精准建言,先后上报了200余篇建言,为淄博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
首先,赋能企业发展。市委会领导多次走访商会和调研挂包企业和项目运行情况,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和提振小微企业发展活力召开座谈会,邀请市发改委、财政局、商务局等部门与企业面对面交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注重加强对企业家会员的政策宣讲和专题培训,组织40余名企业家会员赴上海财经大学举办民营新经济专题培训班,助推民营企业做优做强。多次召开企业家会员座谈会、举办企业家专题讲座、举办“电商助企”培训班,为企业发展赋能助力。
其次,积极建言献策。《关于设立“山东省企业家节”的建议》获省委主要领导批示;《关于进一步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建议》提案获国家税务总局山东省税务局答复;《关于推进“工业上楼”助力园区经济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关于建立我市闲置产办载体数据服务平台的建议》等10余篇建言获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关于进一步扶持制造业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等80余篇建言被各级采用;民建会员、淄博华卫健康产业研究院院长王德润撰写的《关于成立医用检测机构的建议》得到周村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会帮助企业协调手续、争取优惠政策,成立健康产业研究院,助推检验检测项目落地大学城园区。研究院一期项目已投资1500万元。
同时,注重跟踪服务。市委会协调各方资源,对已落地的项目和企业做好跟踪服务,全方位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向纵深发展。周村光伏项目合作协议签订后,多次对接需求,积极牵线搭桥,促成周村区大街街道与恳大新能源(上海)有限公司签约,投资1000万成立绿能矩阵新能源有限公司,为推动街道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活力。
总编辑:李志俊
本文内容转载自:晨报之声,原标题《山东淄博:坚持“三个突出”提升招商引资质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